“卓越诉讼律师培养与法律科技赋能创新”活动
2024-09-30

2024年6月22日上午,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同济大学法学院、北京天同(上海)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蒋勇律师专项基金、上海司法智库学会、无讼承办的“卓越诉讼律师培养与法律科技赋能创新”活动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瑞安楼二楼204阶梯会议室成功召开。此次活动选择在蒋勇律师逝世三周年、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蒋勇律师专项基金设立两周年之际召开,以此来纪念蒋勇律师、致敬蒋勇律师。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张所菲,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惠岭,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邵万权,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上海市司法局信息技术处处长董继明,上海市普陀区司法局局长张韶春、副局长张蓉、公共服务科科长胡劲松、办公室主任应琳,上海市普陀区律工委主任朱宇晖,天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耀权、徐菲繁、邹晓晨、尹庆等出席活动。来自司法界、律师界、学术界、相关法学院的7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1

开幕式

活动开幕式由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上海司法智库学会会长、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蒋勇律师专项基金顾问蒋惠岭主持。

张所菲理事长在致辞中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法治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人才法治队伍所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是我们进行法治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卓越诉讼律师培养是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一个重要切口,为优秀诉讼律师人才的培育提供理论、实践、平台等各方面支持,帮助他们在快速发展的法律服务行业中更快成长,更好满足法律服务市场的需求,适应当前律师行业发展的需要。科技对法律领域的深刻变革已扑面而来,希望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的诉讼卓越诉讼律师培养公益项目成为同济大学法学院的特色品牌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同济方案。

邵万权会长在致辞中表示,非常欣喜地看到今天卓越诉讼律师培养公益项目的发布,这不仅是对蒋勇律师精神的传承,更是对律师行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投入和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动法律服务向更高质量、更高效能的方向发展。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律师行业肩负着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诉讼律师的培养机制亟需与时俱进,以科学和系统化的方式提升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法律科技正在重塑律师的工作方式,极大扩展了法律服务的边界和效率,律师行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法律服务的迫切需求。

张韶春局长在致辞中指出,律师培养与法律科技赋能对法律服务业发展及法治建设进步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其中的关键在于要做到主动地应变求变。既要坐而论道,更要躬身入局。天同上海在推进法律科技赋能方面做得很好,普陀区司法局也高度重视法律科技工作,以“法律+科技”为特色,积极打造“中华武数”科创综合法务区,和大家一起投身到法律科技的浪潮中,共同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法律科技生态系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法律科技将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2

“卓越诉讼律师培养”专题

活动的第一个主题为“卓越诉讼律师培养”专题。本专题首先举行了同济大学卓越诉讼律师培养公益项目发布仪式,由张所菲理事长发布了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同济大学法学院,北京天同(上海)律师事务所联合发起设立的同济大学卓越诉讼律师培养公益项目。该项目旨在支持同济大学法学院开展诉讼律师职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的紧密结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接下来的同济大学卓越诉讼律师培养基地捐赠、揭牌仪式由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司法智库学会秘书长罗恬漩主持。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蒋勇律师专项基金向同济大学法学院捐赠人民币30万元及有关物资,用于卓越诉讼律师培养公益项目。蒋勇律师专项基金管委会委员蒋颛顼先生与蒋惠岭院长共同完成捐赠仪式。

同济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天同(上海)律师事务所联合设立卓越诉讼律师培养基地,为法学教育与诉讼律师法律实践提供互动平台。蒋惠岭院长、北京天同(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徐菲繁律师共同为培养基地揭牌。

本专题的第三个环节为专题研讨,由同济大学法学院法律实践教学中心主任李丽华主持。

施伟东副会长在主旨发言中为卓越诉讼律师的培养提出了三方面建议:第一,了解社会,并把了解到的信息快速地结构化、类型化,形成应对之策,找到未来个人作为律师展业的专门方向;第二,以科技加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尤其是法律垂直领域的大模型等信息技术,了解委托人相关各个领域的知识背景,有“如虎添翼”的意识和能力;第三,在工作之余积极推进学理反思与学术整理,以专业学术研究总结工作经验,打造个人品牌,用信誉和卓越成为受尊敬的法律服务提供者。

徐菲繁律师在主旨发言中缅怀了蒋勇律师生前为中国法律行业做出的贡献,表达了其对蒋勇律师作为法律行业的创新家、战略家、企业家的崇敬之情。她结合自身十多年的律师执业心得和律所、律师团队管理经验,分享了卓越诉讼的十项能力要求:识得大体,顾全大局;知识丰富,博览群书;法律思维,逻辑推理;技能熟练,操作得当;能言善辩,能说会写;有效沟通,化解纠纷;业务管理,文武双全;担当负责,人格健全;高尚的职业理论;开拓进取,破旧立新。

#3

“法律科技赋能创新”专题

活动的第二个主题为“法律科技赋能创新”专题,由无讼阅读主编靖力主持。

北京市天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互联网业务负责人、无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TO邹晓晨律师发布了无讼案件管理“天工”系统的2.0版本。天工系统是无讼于2022年推出的围绕律师个人职业成长积累、案件管理的SaaS产品,2.0版本作出了四项重要创新:基础版向全行业免费开放;终身保存律师案件数据;支持与平台上所有注册用户的协作;支持个人、团队、律所三种模式的无缝切换。

在这一专题的研讨环节,董继明处长对无讼“天工”2.0版本予以肯定,表示,天工2.0理念的创新非常好,期待可以做成律师行业的Docker Hub,同时希望天同律师事务所和无讼网络科技公司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秉持“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把律师行业的法律科技产品做好。去年,上海市司法局已经开始鼓励有条件的律所探索公司制发展,并鼓励法律服务机构与科技公司形成命运共同体,天同与无讼的协同正是典型代表。希望生成式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人、隐私计算等新技术推动律师事务所的机制创新,将法律科技的运用发展落到实处。

律兜创始人兼董事长金为铠先生在主旨发言中指出,成为卓越律师需要有很好的指导老师和充分的案源锻炼,但律师行业的内卷化、新兴法律服务机构的兴起、客户沟通及市场能力训练的欠缺等,造成了青年律师的成长障碍。律兜与无讼开展合作,正是希望结合无讼在服务、内容方面的力量和律兜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能力,帮助青年律师更好地成长。未来,也希望在数据化等方面和有关机构开展更多合作,共同打造青年律师的线上成长平台,助力法律行业的成长。

上海抉隐信息科技公司(上海抉隐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所)联合创始人郝鹏飞先生在发言中分享了他所在的机构正在从事的区块链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包括电子数据的存证、电子合同的在线签订、网页固定、侵权检测、执法记录仪的轨迹上传、舆情监测等。他表示,希望建设公正、智能、互联、可信的科技化区块链,推进链与链之间的互通,打造存证、取证及其他区块链应用服务的整合平台。

#4

闭幕式

活动的闭幕式环节由北京市天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天同(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徐菲繁律师主持。

陈耀权律师在闭幕致辞中表示,蒋勇律师之所以被大家记住,是因为他所做的以下三点影响了律师行业:一是通过律师的具体工作方法让大家把主战场集中在法庭上;二是通过天同开放日、天同诉讼圈等,为律师行业带来了开放、分享、创新的氛围;三是通过无讼阅读、无讼案例、兼职授课等无私分享自己的执业心得理念。他表达了自己的三点切身感受:怀念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他未竟的事业进行下去,此次活动正是这句话的生动体现;当下,AI等法律科技正深刻影响着律师行业,我们必须拥抱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济大学的优秀法学生们有着很好的教学资源,更增添了蒋律基金提供的奖学金和天同上海的实践机会,赶上了很好的时机,在此要特别祝福大家。

蒋惠岭院长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具有突出的特点,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与会者也对活动中所展现的主题有热切期待。本次活动的突出特点是:主题重要、内容丰富、嘉宾高端、环境惬意。会议达成的广泛共识是:培养优秀法治人才和卓越诉讼律师是各方的共同责任;卓越律师的各项能力有赖于长期学习和训练;科技赋能令法治事业更上层楼;实践创造智慧而研究升华理论;法律人要敢于面对新技术、面对未来。蒋惠岭院长也对这次活动精神的落实提出了殷切期待:期待法律职业精神得到弘扬,期待科技与法律结合更紧密,期待青年学子早日成才,期待相关方面相互助力协同育人,期待同济大学卓越诉讼律师培养公益项目顺利推进!